新闻资讯 > 喜报丨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创新联合体入选无锡市首批创新联合体!
返回
喜报丨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创新联合体入选无锡市首批创新联合体!
2023-08-09 09:12:01
近日,2023年无锡市创新联合体拟建设培育名单公示,我司"无锡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创新联合体"入选!
何为创新联合体
创新联合体主要是由行业领军企业发挥主导作用,由政府发挥引导作用,以有效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、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协同攻关的体系化、任务型创新组织。创新联合体能够让企业、高校、研发机构等多元主体在垂直、紧密、互利的合作中深度捆绑,形成具有高默契度和长延续性的创新伙伴关系,最大程度提高科技创新合作效率。2021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全国科协代表大会上指出,“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,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,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、高校院所支撑、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,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,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。”同年12月,“创新联合体”更是首次被写入新修订的《科技进步法》,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。
建设具备条件
此次建设培育的无锡市创新联合体,牵头单位应为无锡市域内的行业龙头企业,应具备较强行业影响力、研发实力和组织协同能力;成员单位应为同行业企业、知名大学、科研机构、科技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等。重点支持近三年承担国家、省、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及相关参与单位、各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其他基础良好的创新联合体。作为新型的创新组织,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优势明显、合作基础良好、组织架构完善、运行机制健全的相关创新主体积极参与,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:1.企业优势明显。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,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。2.合作基础良好。创新联合体的成员单位与牵头企业在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、行业服务、标准制定、国际合作、品牌建设等方面应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合作意愿。3.组织架构完善。各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共同签订组建协议,明确技术创新目标、任务分工、组织机构、工作职责等。联合体应设立决策、咨询和执行等组织机构,建立有效的决策与执行机制。4.运行机制健全。围绕不同攻关技术领域,建立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属、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、经费管理等运行机制,充分激发各方协同创新活力,形成定位清晰、优势互补、分工明确的协同创新机制体制。
多种联合形式
此次我司入围的无锡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创新联合体,是以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形式组建的任务型创新联合体,以任务型重大项目为牵引,由中科海拓(无锡)科技有限公司牵头,联合优势创新力量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,要聚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和重大科技攻关任务,通过“揭榜挂帅”等多种形式共同申请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;要开展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攻关,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,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—应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智能感知与检测共性关键核心技术,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;另外,要解决现有工业智能计算系统存在的模型开发周期长、算法运行效率低、计算组件通用性差、国产化率低及泛化性难以保证的问题,从而推动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,实现关键部件和关键产品的进口替代、自主可控。
关于我们
中科海拓介绍中科海拓(无锡)科技有限公司,是一家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设立,专注于“数据智能”的高科技企业。公司依托自演化智能和异构计算领域的技术优势,打造了云、边、端全栈软硬一体智能计算系统,赋能智能检测、智能优化、智能监控、智能推荐等多维场景,已在智能制造、轨道交通、石油化工、数字政务等行业成功实现落地应用。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,承担了工信部项目“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项目”、无锡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发展资金扶持项目,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江苏省双创计划企业、江苏省软件企业、无锡市企业数字化服务商,无锡市企业技术中心、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成功入选无锡市雏鹰企业,并列入“无锡市瞪羚企业培育库”,荣获了第五届“i创杯”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,连续两年荣获无锡经开区“新兴产业奖”;此外,在科技成果方面,截止目前,已申请知识产权共65项,其中发明专利31项,实用新型3项,软件著作权31项;已获得知识产权45项,其中发明专利11项,实用新型专利3项,软件著作权31项。
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介绍
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是同济大学的直属单位,2018年12月17日依托同济大学建设成立。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围绕人工智能领域“自主与感知”、“智能与涌现”、“协同与群智”三大关键科学问题,从超材料感知、多尺度融合、类自然计算、自主智能体、生机电共融、自主与交互、异构与决策、多体与协同、类脑与仿生九大研究方向展开科研攻关,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条件平台,突破智能传感、智能控制、无人终端、网络协控与系统等核心技术,力争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,着力推动智慧城市、智能建造、智能制造、智能医疗、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产业变革。